钒钛高新校区
生态与昆虫——四川生态环境课程走进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钒钛高新校区
兼容并包,融通竞进
Absorb Advantages to Make Improvements
生态与昆虫
12月2日,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钒钛高新校区举办了四川生态环境课程进校园活动,并有幸邀请到四川省文化院团联合会自然人文艺术专委会秘书长、蝶翅画非遗传承人郭为老师莅临指导。
生态与昆虫
郭为老师长期致力于昆虫研究及青少年自然生态科普教育工作,拥有丰富的昆虫标本收藏和渊博的专业知识,17年来,共收集国内外蝴蝶标本1100多种(其中四川蝴蝶632种),天牛1300多种,其他昆虫标本共计一万余种、二十万余件,养殖过500余种活体。在此次活动中,他向学校师生展示了自己精心制作和收集的众多昆虫标本,这些生动有趣的标本展示介绍,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生态环境和各类昆虫的新窗口。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郭为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昆虫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都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接着,郭老师展示出一个个昆虫标本,详细地讲解了它们的名称、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在生态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色彩斑斓的蝴蝶到形态各异的甲虫,从善于伪装的竹节虫到勤劳的蜜蜂,每一种昆虫都有着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态价值,同学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听得津津有味。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郭为老师还组织了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就自己感兴趣的昆虫问题与郭老师进行交流。郭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并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在讲解过程中,郭为老师还结合四川本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分析了不同昆虫的栖息地和生存现状。他提到,四川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为众多昆虫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环境的变化,一些昆虫的生存面临着威胁。郭老师呼吁同学们要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共同努力保护这些美丽而又脆弱的生命。
此次四川生态环境课程进校园活动,通过昆虫标本讲解、现场交流互动等趣味方式,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更增强了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信在郭为老师的引领下,会有更多的同学关注生态环境,投身到保护自然的行动中,共同为建设美丽四川贡献自己的力量。
END
一审(撰稿)||陈梦茜
排版||吴佩芯
二审||朱福显
三审||黄俐花